二是積極推進公車公營為主的經營組織管理方式。公車公營有利于企業按照既定的管理措施和管理辦法,對營運客車實施有效調度和動態監控,規范化經營管理,從而實現經營管理效益最大化和事故損失最少化,確保優質服務和安全生產。從目前實行的公車公營來看,其安全生產和服務質量都比較好。
三是逐步改造整合公共交通。隨著城市化建設進程加快,市人大、政協關于發展公共交通的建言引起市委、政府高度重視。從2007年底開始至2011年,先后有6個鄉鎮村通了公交,為人民群眾提供了方便、快捷、經濟、安全的出行方式。
四是安全生產監管落到實處。按照《安全生產法》、《福建省安全生產條例》的有關要求,建陽市運管所每月組織業務股室實行“一崗雙責”加強安全監管,每季還牽頭會同由運管、安監、工商、交警、質檢定期開展聯合安全檢查,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制定和完善安全生產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包括駕乘人員資質、培訓、教育和管理制度,營運車輛二級維護、日趟檢、技術檢測和動態監控制度等,盡可能降低事故發生率,保障農民群眾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
城鄉客運一體化的構想
農村客運的服務對象主要是農民群眾,農村客運經營組織管理方式應該符合農村和農民的實際需要。比如,農民群眾喜歡民俗節日探親訪友和集市圩日集中出行等,客運運力的安排調度必須考慮這一特點,通過靈活的組織運營方式滿足農民集中出行的運力需求。同時,要考慮農民群眾的經濟承受能力,合理惠民定價。
根據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中央要求和交通運輸部推進城鄉道路客運一體化發展的意見,結合建陽市農村的情況和群眾的出行特點、乘車需求,對推進和優化城鄉客運經營組織管理方式提出如下構想:
實現專線客運為主、班車客運為輔的運營方式。由于市、鄉客運的客流較平穩、均勻,突發性峰期較少,應繼續發揮專線客運安全、舒適、快速的優勢,滿足乘客在各鄉鎮與各縣城之間往返的需要。通村客運的客源具有點多、面廣,早晚多、午間少,節日多、平時少的特點,應以固定或非固定班車、節假日班車、周末班車、預約班車客運為主,盡可能便于農村群眾出行需要。
責任編輯:張爽